癌研有明-肠癌的隐匿杀手,有效根治大肠息肉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19-06-24 阅读:1,53095%的肠癌都是因为它!
大肠息肉,就是在大肠粘膜表面的赘生物,发生原因不甚明了,多出现在中年以后,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
研究发现,有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
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多数大肠腺瘤性息肉起病隐匿,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所以,只有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许多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结肠息肉约30年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
不同的肠息肉癌变程度不一样
1.增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远侧大肠为多,较小,直径多<1cm,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单发或多发。这类息肉不发生恶变。
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黏膜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
3.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5%。
4.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
5.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早查早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由于息肉演变成癌的过程非常漫长,如果能在萌芽状态就予以切除,就能有效阻断它的癌变之路。
退一步讲,即使癌变了,如果能早些时间发现,只要没有转移,手术切除后治愈率高达95% 。
等到了晚期,癌细胞会离开结肠、直肠和小肠的薄壁组织,直接进入血流,可在人体内迅速扩散,晚期结直肠癌的 5 年生存率往往低于 20%。
如果伴有肝脏或肺的广泛转移,单纯手术就比较困难,即使采用很强的化疗、或靶向改善,五年存活率也仅有10%左右。
所以,早发现早改善,刻不容缓!
怎么早发现早改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及时做个肠镜检查,有问题,就处理,没问题再过几年再复查。
40岁以后体检别忘结肠镜!
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做肠镜、肛门镜检查,可以早发现息肉、早切除,避免癌变。
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出早期肠癌,还可分辨肠息肉的性质、大小,医生可以据此直接对高危肠息肉进行同步无痛切除,患者仅需休息1小时左右即可自行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而发现早期肠癌后,其治愈率可达90%左右。所以,建议40以上人群有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1.肠镜检查正常的,可3年至5年复查一次;
2.肠镜检查有息肉的,3至6个月要复查;或择机切除;并在切除后每1-3年复查一次。
3.有多发性肠息肉的,可在肠镜检查同步摘除;
4.发现息肉病(息肉个数在100个以上)的,才会建议切除该段肠管,在尽可能保留正常肠段功能的前提下,考虑扩大预防性切除。
5有炎症性肠病者(如克罗恩、溃结、慢性结肠炎等),积极改善,控制住症状并密切随访;
做好大肠癌的三级预防
通过筛查、普查,对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并早期改善结直肠腺瘤或癌前病变,这是肠癌三级预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肠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旨在改变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重在筛查、普查、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的早期改善;
三级预防(即临床改善),注重选择合理的改善方案进行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改善。
三级预防措施的合理运用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生存率的提高,35%归因于一级预防,53%归因于筛查,12%归因于改善的改善。
所以,强烈建议高危人群参加筛查普查,做到能早期发现、早期改善,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以。
怎么预防结肠癌呢?
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发布降低结直肠癌的方法 :
■ 膳食纤维:以往证据显示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这项报告则进一步补充,报告每天摄入90克全谷物可将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 全谷物:AICR / WCRF的研究首次将全谷物和结直肠癌独立地联系起来,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
■ 运动:多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但无证据表明可降低直肠癌风险)。
■ 其他:鱼类、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橘子、草莓和菠菜等)、多种维生素、钙剂、乳制品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针对肠癌的预防和改善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小病切断大病的发生。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az/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