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分享五个控糖法,快速告别“小糖人”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1-02 阅读:941经常有糖尿病友问我,你不是糖尿病人吗,为啥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玩就去哪?你是怎么做到吃好玩好还能控制好血糖的?我今天想把自己的多年控糖经验分享给大家,说白了,就是学习知识,用好胰岛素,坚持血糖检测。
1、 学习糖尿病知识
得了糖尿病,最首要的就是要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我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所以,关于控糖以及胰岛素的知识,我常年都在学习与摸索中,包括胰岛素与胰岛功能的关系,长、中、短、速效多种胰岛素的作用曲线,各种食物的升糖特性以及运动、情绪、生理周期等因素对血糖的影响等等。
2、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年轻的新发的1型糖尿病友,胰岛功能尚好,所以在饮食上,可以稍微放宽点,只要注意控制好每天的总热量,均衡营养,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在调整胰岛素方案期间,更重要的是满足碳水化合物、脂肪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需求,同时兼顾其他营养素的合理摄入。
我个人觉得,每个人的胰岛情况以及吸收代谢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总热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根据个人的体重、活动量/运动量等来计算每天的热量。
3、根据饮食计划制定合适的胰岛素方案
与很多人不同,我没有选择胰岛素泵,而是采用长、短、速效三种胰岛素结合使用,通过多次注射,来达到与胰岛素泵类似的控制效果。
1) 早餐前胰岛素:速效
我发现早上的血糖比较容易升高,特别是吃完早餐后,血糖都升的比较快、升的比较高,所以我选择在早餐前注射作用快峰值高的速效胰岛素;
2)午、晚餐前胰岛素:短效
午餐、晚餐是正餐,一般都是有主食有鱼有肉有蔬菜,这些食物相对面条等消化更慢,所以,短效胰岛素比较合适。
另外我有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一般都在两餐之间,这样正好配合到短效胰岛素2-4小时的作用峰值,也可以防止发生低血糖。
3)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
从理论上来说,长效胰岛素应该是可以维持24小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血糖监测,我发现其实它作用时间并没有这么长,特别是最后的三四个小时,作用力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后来我调整了一下注射的时间,改在晚上九点半左右,这样可以利用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余温”来控制这个时间段因基础胰岛素不足而不断往上跑的血糖。
还有一点值得提醒大家的是,长效胰岛素注射后2-3个小时之间会有一个小小的峰值,往往令上半夜血糖呈下滑走势,所以我会在这个时间段检查睡前血糖,看看是否需要加餐,提早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血糖监测少不了
对于胰岛功能尚好,血糖控制较好的1型糖尿病人来说,血糖监测可以适当减少,依据个人情况进行,不过也不少于3次,在感冒或者饮食计划等改变的时候要加测。需要特别注意加强血糖监测的是那些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很差,血糖极易波动糖友,每天都要多次进行血糖监测,分别是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
在调整胰岛素用量期间,每天进行8次血糖监测(包括三餐前和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半夜血糖),这样才能判断不同时间段的胰岛素用量是否合适。只要条件允许,坚持每天都进行7-8次血糖监测,及时做好血糖监测,绘制好血糖波动图,可以及时发现纠正高血糖,减少低血糖。
多年来,我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直保持在5.2-6.2%之间,我想这跟我常年坚持血糖监测应该是分不开的。
5、及时纠正不良血糖
大部分1型病友C肽水平低下,血糖没有自我调整空间,即使每天固定饮食、运动和作息,血糖波动也在所难免。
所以,糖尿病友在注射胰岛素时,要从小剂量开始,慢慢调整胰岛素用量,当因为外部因素,比如情绪波动、感冒等疾病、生理期等情况造成的血糖波动时,都需要及时处理,灵活应对,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注射胰岛素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是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甚至超过了高血糖,我平时一般都会携带15克以上的葡萄糖粉或者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在发现有低血糖的症状时,及时补充,15分钟后再测血糖,看看血糖是否恢复了正常。
夜间低血糖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尤其需要特别注意,我一般遵循宁高勿低的原则,只要血糖不高于10mmol/L就不作特别干预。
多年来,我遵循了以上几个方法,控制好了高血糖与低血糖,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总结,也可以灵活应对一些控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所有糖尿病友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控制好血糖,快乐生活!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