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细胞有望彻底根治!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2-03 阅读:2,063各位读者好,今天我和大家介绍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相关资讯。不熟悉这种病情的小伙伴可能不清楚,系统性红斑狼疮其实是一种由于自体抗体免疫复合物沉淀导致多器官衰竭的系统性疾病。简单来说,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将自身组成识别为“危险物质”,启动免疫反应企图清除这些“危险物质”。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显示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关。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如狼疮肾炎),或抗体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作用,引起细胞破坏(如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壁的特异性抗原与相应的自身抗体结合,分别引起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机体的多系统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两侧面颊有水肿性红斑,鼻梁上的红斑常与两侧面颊红斑相连,形成蝴蝶状的皮疹。这不仅代表了病人的内部器官、健康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也影响了病人的外貌,影响病人的正常社交。
而干细胞移植疗法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原理,就是因干细胞改善自身免疫疾病的机理,使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造血细胞以外的组织细胞,并具有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的作用。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系统失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引起自身组织损伤。
至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原因,其一是其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介导,其二是通过调节T细胞发挥抑制作用。而从这两方面,干细胞移植疗法都可以达到改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崛起,干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已经为很多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难治性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康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项研究证实,来自SLE患者的骨髓MSC表现出细胞骨架、基因表达、增殖、成脂和成骨分化、凋亡、迁移、端粒酶活性、释放细胞因子、抑制免疫细胞等多方面的异常。因此推测SLE自体MSC存在结构和功能的缺陷,参与狼疮疾病的发生发展。
由于狼疮模型小鼠基本能模拟人类狼疮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且同样存在自体MSC结构和功能的缺陷,所以首先被研究者选用来验证MSC移植的疗效,为临床上MSC移植改善狼疮患者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同种异基因MSC还是异种MSC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狼疮小鼠的肾炎。用于移植改善的MSC大多为异基因MSC,且多为骨髓MSC和脐带MSC。而后者因其易于采集、制备及保存,已被认为是获得MSC较理想的来源。
2007年开始,南京鼓楼医院在国际上首先应用同种异基因骨髓或脐带MSC改善难治性SLE患者,至今已移植改善狼疮患者500多例。
其入选患者除符合SLE诊断标准之外,还需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条:
(1)在连续环磷酰胺脉冲改善6月(每月0.4g~0.8g)、或口服霉酚酸酯(1g~2g/天)、或每日强的松剂量超过20mg的情况下狼疮病情仍然进展;
(2)难治性的免疫介导的血细胞减少;
(3)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
在一项纳入40例SLE的多中心研究中, 38例有活动性LN的患者在移植后肾脏BILAG评分明显下降,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移植前为2.24±1.43g,随访12月为1.41±1.33g)。移植后6月时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较移植前显著下降。随访12月后总生存率为92.5%。13例患者达到主要临床反应,11例患者达到部分临床反应,共7例患者移植后病情复发。SLEDAI评分和总BILAG评分在移植3月后明显降低,血清ANA、抗dsDNA抗体水平亦在移植3月后明显下降。
尽管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MSC在SLE中的改善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MSC可能通过细胞间接触调节免疫细胞以及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来发挥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功能。
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MSC移植改善LN的标准移植方案,无论是MSC的来源还是MSC的移植剂量、移植次数、移植前处理、移植间隔时间,不同的研究单位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根据何种标准选择移植方案,如何做到移植疗效的最大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逐步探究。
推荐阅读:你还在指望保健品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证明大部分营养补充剂没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