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脑卒中容易在秋冬季节发作呢?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12-03 阅读:1,059脑卒中又叫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中风看起来是一瞬间的事,不可预料,但实际上它同许多疾病一样,也有一个各种病理损害不断积累,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据资料报道,约一半以上的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
那么为什么脑卒中容易在秋冬季节发作呢?
答: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这是因为:
1.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缺血。
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度增高,促使血液中血栓的形成而发病。
4.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引发急性炎症,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有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影响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秋冬季节患者应注意保暖,注意季节与气候变化导致的血压波动诱发的中风,尤其是中风患者在气候变化时应适当添加衣物,防寒保暖。
推荐阅读:我国每天有超1万人确诊癌症!50岁后,请警惕5种异样,及时检查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tnb/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