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睦小知识-环境太湿伤健康!怎样做好体内除湿,防止疲劳、易胖、皮肤松?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19-07-02 阅读:1,227雨季来临,各地都慎防积水,但不只环境湿答答,湿气也会入侵体内!从中医观点来看,如同风寒、风热或中暑,体内湿气也会影响健康,累积成鼻水、咳痰、血瘀,如果没及时除湿,恐怕耗损元气,成为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体重莫名增加?皮肤松垮垮?问题在调节湿气
长夏时地表热气上升,特别容易感到浑身乏力,若环境湿度偏高,就算汗孔打开,也难排除水分,因此会滞留于体内,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人,脾气、肺气较虚,更不利于调节。
体内湿气伴随代谢性废物,对身体的影响,与五脏六腑都有关连,但最容易反应在皮肤状态。
其实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肺主皮毛,如果肠道舒适健康,肤况也会较好,因此排出身体的毒、热、湿,皮肤自然就会紧致,不会松垮垮。
很多更年期女性皮肤痒和水肿,这是夏天最容易发生在自身的毛病,近一步解释,由于更年期会有潮热症状,汗孔开合时机和一般人较为不同,若是免疫系统和自律神经失调特别严重时,就容易出现皮肤痒,或是起小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状况出现。
而水肿的的患者中,许多人年龄较高,或是饮食特别偏好重口味,由于肾气下降,脾胃虚弱,下肢循环较差,就容易产生水肿的情况。
有患者反映,遇到喝水也会胖的虚胖情况,别一股脑急着减重,也别不敢喝水,反而让代谢更缓慢」,而是要先调理好脾胃功能。
湿气过重5警讯,从里到外都有影响
湿气一族还有哪些警讯?林沛贤说明,可从以下5点来观察。
、 皮肤病
很多人皮肤表面会泛起一层表浅的水气,造成细菌、霉菌等感染问题,如香港脚在这时期会特别容易发作,观察舌苔也会比较厚腻。
第二、头部昏钝
如果湿气往头部走,会造成头晕、头痛,让人有一种重浊感,四肢沉重,睡醒后仍然感到疲倦困顿。
第三、情绪问题
中医有湿邪一说,不只会让身体感到受潮一样黏腻沉重,也会导向情绪抑郁、无精打采、容易心烦焦虑,也是脾虚湿重的一种特性。
第四、 局部疼痛
由于体内水分聚集在身体局部,导致肌肉无力、腰痛、关节痛等,也可能是因水湿造成的压痛。
第五、消化受阻
常感身体虚弱,缺乏食欲,并且容易胀气,排泄不畅。如夏季喝多冷饮或吃冰品,也会使脾胃受寒,让症状更严重。
姜皮煮茶、冬瓜熬汤,吃对食材排湿不发胖
若确认以上原因,可透过食材来改善,如果是药材,则经中医师诊断后,服用正确份量。
如以姜皮来煮茶,也可保留姜肉,有利于发汗祛寒。体质较为燥热者,改喝薏仁水或红豆水,如用中药房的赤小豆煮水,又会比红豆水更利于消肿,别加糖,能兼顾排湿和瘦身。
冬瓜也是的祛湿圣品,味甘解渴,搭配姜一起煮汤,可以平衡冬瓜的寒性。临床上,常使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与桂枝等5种药材组合的五苓散,或是六君子汤为改善处方,帮助湿气带出体外。
4穴位调理肝肾脾,天然除湿机在身上
除了注意饮食调理,透过以下4个穴位按摩来保健,效果更佳。可以试着用掌根或指节来按压,尽量不要用到指尖,一次大概5到10分钟,有酸痛感即可。
1.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约足上3吋凹陷的地方,为肝经、脾经和肾经交会点,是最常用来「泄水」的穴位,多按摩可促进循环。
2. 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骨外侧凹陷的外膝眼,再往下约4指宽的地方,为调理脾胃的主要穴道,若有便秘和腹泻问题,都可常按足三里来补气生血。
3. 筑宾穴
位于小腿内侧,距离脚踝约5吋,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属于肾经,为有效的排毒要穴,适合常服用药物,或是容易频尿或夜尿者。
4. 太冲穴
位于足背处,距离大拇指指缝约一个拇指宽,肝经最重要的开合穴位,有利于疏肝理气,若熬夜、饮酒,长期下来浊湿之气郁滞,阻碍肝气的升发,产生口干、倦怠、胸闷等症状,或是更年期气血不畅,压力大,都可以用太冲穴来消除肝火。
多睦健康温馨提醒;夏季也一弹指顷招手而来,湿气过重警讯,如皮肤病、头部昏钝、情绪抑郁、身体局部疼痛或消化不良都是湿气过重的表现。中医师推荐冬瓜为祛湿圣品,寒性体质者可搭配姜一起料理。通过穴位按压,按压三阴交、足三里、筑宾、太冲等4穴位,可帮助调理内脏来排湿。
推荐阅读:干细胞治疗:细胞移植给帕金森氏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xxg/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