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者已超过1000万,干细胞能不能让他们不再“帕”?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1-04-14 阅读:1,020近年来,科学家们关于帕金森病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较新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与肠道神经紊乱有关,这为帕金森病的改善提供了新的角度。比如,除了通过将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补充帕金森病人丢失的多巴胺,还有可能通过诱导其形成复杂的肠道神经系统来进行帕金森病的改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干细胞在临床研究中给帕金森病病人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人生活在中国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据统计,中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达300多万人,约占50%。也就是说,有一半帕金森病患者生活在中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00/10万,但患者中约有48%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早期帕金森病的延误改善率高达60%。此外,帕金森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不乏低于40岁发病的青年帕金森病患者,约占总帕金森病人数的5-10%。
现有改善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帕金森病
目前,帕金森病仍是一个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多巴胺(DA)替代疗法(如左旋多巴和/或DA激动剂)是药物改善的金标准。虽然药物改善可以显著改善许多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大多数患者中,在不引起运动障碍等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的情况下,获得抗帕金森病益处的改善窗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
此外以脑深部电刺激(DBS)为代表的手术改善,被公认为是一种非破坏性改善,但也存在手术风险。和药物改善一样,手术改善也无法逆转神经变性,无法增加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数目。因此寻求一种能从病因上改善帕金森病的改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能否成为帕金森治愈的希望?
帕金森病与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减少有关。细胞疗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中,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植入新的、能够生成多巴胺的细胞来替代退化的神经元,是根本性改善帕金森的新希望。
图片来自文献
截至目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有25项,其中涉及的干细胞种类包括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
中国科研团队利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通过颈动脉移植途径植入10例帕金森病患者体内。每周 1 次,移植 3 次后。结果表明经颈动脉移植后,患者行走姿势、震颤程度,自主运动及坐、起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这表明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有效改善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来自文献
国内另一项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纳入40例患者,20例实验组接受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20例对照组为口服左旋多巴。结果显示实验组20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左旋多巴片改善帕金森病。
图片来自文献
近期,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5],将帕金森猴子自身细胞调回干细胞状态,形成iPS细胞,而后再使其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移植到帕金森猴子大脑。一年内,其多巴胺水平增加了两倍和三倍。研究人员还发现,移植后猴子开始移动得更多,移动得更流畅,抓取食物更快更容易。这项动物试验初步表明iPS细胞改善帕金森病是安全有效的,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iPS细胞作为一种自身细胞重编程后形成的多能细胞,可以避免使用流产组织的伦理问题;由于是自身细胞,避免了与免疫排斥和免疫抑制有关的医学问题,以及应用和可获得性的实际问题。正是基于以上这些优势,使得iPS细胞成为较近的研究热点。
帕金森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改善帕金森病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相信未来干细胞有望为根本性改善帕金森病带来更大的突破!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xxg/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