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可以治血液黏稠,真有效果的啊!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19-08-20 阅读:1,373血液是人体的重要部分,人体的营养来源也是源自血液,并且能够穿梭在身体的各项组织器官里来回流动,血液的健康也是人自体健康的保障。
“血液黏稠”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儿,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联想到血液变稠变黏了,就会流得慢,容易发生血栓,进而堵塞血管。一些科普文章也强调:老年人清晨应喝一杯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心脑血管病。还有人说,夏天到了,血液容易变稠等等。总之,血稠不是个好事儿,应该想办法解决。
近期朋友圈内出现一种血液净化的方法解决血液黏稠,并且宣称通过一次血液净化,至少延寿10年。这是真的吗?“血液黏稠”这个让普通百姓害怕且重视的指标,在医生看来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在判断患者病情时,从来不把“血液黏稠与否”当作标准。“血液黏稠”是老百姓的通俗语言,医学上血黏度是一项血流变学指标,但是这项指标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可信性有限,意义有多大,要结合病人其它情况综合判断。
影响血液黏稠度的因素有红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脂和血糖等许多指标。所谓“血稠”的人有很多,但是未必就会发生血栓,因为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血管本身没什么问题,血管壁很光滑,那么血液黏度再高,也未必堵塞血管。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血脂、血糖和血压过高,就会使血管内皮损害,使血管壁的内膜粗糙,形成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变差,这才是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的重要因素,所以医生更关心的是血脂、血糖和血压三大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吸烟、超重(肥胖)也是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因素。至于用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办法,老年人多喝水是有好处的,也有利于肾脏的排泄功能。但是从稀释血液的角度,只能说有作用,不解决根本问题,不必太迷信于此。有人说夏天血比较稠,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血液浓缩,因为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大。另外,体检很容易出现血稠的结果,这是因为一般的体检都要求空腹,有些人因此连水都很少喝,空腹十几个小时的结果是化验单上血色素高、红细胞数多、压积也高,也就是所谓血稠了。
血液净化实际上是一种应用于医院的净化血液技术,俗称“透析”。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血液净化技术包括用于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后续衍生技术, 如持续性肾脏替代改善、血液灌流或吸附、血浆分离及改善技术,改善疾病范围也已延伸至多种非肾脏疾病, 如危重病患者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中毒等。
推荐阅读:抗衰老治疗:NMN如何作用于我们人体!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xyjhzs/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