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液净化:原发性高血压VS继发性高血压,血液净化来防治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3-16 阅读:1,460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改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清楚高血压的类型异常重要。根据病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能排除目前已知的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后,由不明的原因引起的一类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所有高血压的90%~95%,是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疾病。
尽管原发性高血压不是某些疾病引起,但也有相应的发病原因,比如遗传、钠摄入多、长期大量饮酒、肥胖、作息不规律等,遗传很重要。
继发性高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过程中继发的血压升高,高血压仅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病原因明确。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10%。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体征、并发症等与高血压病相似,所以,当原发病的某些症状不太明显时,易误诊为高血压病。但继发性高血压有致病原因可查。有些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是可以改善的,治愈后高血压可随之恢复正常。
1、肾实质性高血压
先有肾脏病变,后出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肾脏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衰竭等。
大多青少年发病,症状除有高血压外,还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缩小等。血压非常高,而且波动大,药物难以控制,严重者出现恶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刺激肾脏分泌肾素并引发一系列过程,引起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目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的70%,多见于老年人;年轻人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为大动脉炎(约25%)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约5%)。
血压非常高,而且波动大,药物难以控制,除了血压高外,患肾一般萎缩。年轻人的另一个肾脏往往代偿性增大,血肌酐正常,一般无蛋白尿和血尿。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肾上腺发生腺瘤、增生甚至腺癌使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后者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和低血钾等,这也是年轻人常见的高血压病因,高血压伴低血钾是其主要特点,低血钾会导致全身乏力和心脏早搏等现象,但许多患者长期低血钾可不出现明显症状。
4、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收缩血管的物质,嗜铬细胞瘤过度分泌这些物质就会引起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肾上腺,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
多见于年轻人,有些患者平时血压不太高,但在体位突然改变、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咳嗽等情况时,血压会突然升高,同时伴有心悸、气短、头痛、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视力模煳等状况,严重者可出现脑溢血或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
5、其它
焦虑症、唿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等疾病也都可以引起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有如下特点:
(1)发病时年龄较轻,有的甚至在儿童时期就可能出现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进展较快。
(3)应用降压药物改善,效果往往不佳,甚至无效。
(4)以往有肾脏病或大动脉炎病史。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六类: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和α受体阻断剂,其中,前5类为一线降压药。继发性高血压的改善,应首先改善原发病,同时要针对原发病选择使用降压药。
符合以下情况,谨防继发性高血压
1、45岁前出现的高血压;
2、同时伴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肾脏缩小或者两侧肾脏大小不一;
3、老年人原来血压平稳,最近血压突然升高,常规药物控制不佳;
4、收缩压超过200mmHg,舒张压超过120mmHg;血压忽高忽低,波动明显;
5、伴有低血钾、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6、肾上腺饱满等。
总之,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饮食方面都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减少膳食脂肪、限制饮酒、控制适量体重、保持愉快的心情。
日本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双重净化 即排即补)主要功能:
清除血液中多余的油脂,预防全身血管动脉硬化,减少中风和心梗的机率;
清除体内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力,改善免疫性疾病(类风湿、红斑狼疮等)
清除血液中有害有毒物质,重金属,保护人体器官;
改善各种慢性疾病(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肝炎等),单次可以清除血液中60%的垃圾毒素,有效提高药物吸收率;
改善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偏头痛、精神不振等;
改善血液内在环境,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
推荐阅读:榊原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你需知道的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xyjhzs/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