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液净化:疫情期间突发心梗 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10-15 阅读:1,691我们时常听说的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无论是哪一个,都与心肌血管的堵塞有关。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什么是心梗?
什么是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在我国,心肌梗死的致死率排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位,每18到20秒就有一例心肌梗死事件发生,而每三个心肌梗死患者中都有一例因猝死离开人世,所以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非常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易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
4、便秘,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
5、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促发心肌梗死。
6、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易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心梗症状
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主要表现为:
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心梗的急救办法
立即停止活动,立即就地休息,避免外界干扰。心梗发作,着急慌乱是人之常情,但是为了患者病情稳定,大家还是要时间保持冷静。
一定要拨打120,不要独自前往医院。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帮助医生了解情况。
不要擅自服用硝酸甘油。对于血压偏低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服用硝酸甘油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发生风险。即时血压正常,服用时也要躺下,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晕倒。
尽力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若患者有缺氧指征的话,可以进行吸氧,这样可以迅速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控制或缩小梗死面积。如果患者已经昏迷了,要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倾斜,及时清除嘴里和鼻子里的分泌物。
舒缓心情,不要过分慌张。别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患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要记得陪着患者,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如果要进行心肺复苏,必须先判断情况,若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可立即心肺复苏。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而预防心梗除了定期接受检查,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抗击疫情的医护和工作人员也要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保护好自己,也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一切安好。
推荐阅读:福岛医大从感染恢复者血液中采取抗体,用于医药品的开发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xyjhzs/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