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液净化:餐后高血脂 最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杀手”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1-06 阅读:1,076高血脂比高血压更加危险,这是为什么呢?专家解释,很多人对高血压缺乏警惕,根本不把高血脂当病来看。绝大部分高血脂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应症,如果不定期体检,是很难发现的。然而,血液中脂肪成份多了,就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增加血栓的风险,严重会演变为冠心病、心梗,甚至死亡。这时再改善,已为时已晚。
此外,有些人对高血脂的注意力集中在空腹阶段,到医院化验血脂时,也一般是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完成测定的。但其实人的一天中有16—18小时处于餐后状态,所以餐后高血脂更值得大家关注。所谓的餐后高血脂,就是进餐后人体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总量或部分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餐后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
餐后高血脂损害正常人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加重已有血管内皮的损伤。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强度独立并高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餐后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
餐后高血脂症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对受试者进行脂肪餐负荷试验,并动态观测餐前及餐后8小时内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年龄、性别、基础代谢率(BMI)及吸烟等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混杂影响后,餐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冠心病仍呈显著正相关。
哪些人应该查餐后血脂?
对血脂正常的中年以上人群,特别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检测餐后血脂。通常是让病人吃高脂肪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抽血,化验甘油三酯浓度。根据血脂水平判断餐后是否增高。目前脂肪餐无标准配方且无评价餐后高血脂的标准,国内一般以餐后6小时甘油三酯仍高于空腹水平,作为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诊断标准。
餐后高血脂如何正确防治
非药物改善,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定期检查身体;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工作压力,戒烟限酒,多做运动;调整饮食习惯,少吃肥肉,少吃煎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建议多吃白肉,如鸡、鱼;煮食宜用植物油,少吃如汉堡包类的快餐;蔬菜类中如大蒜、灵芝、香茹、韭菜等,都有减低血脂的作用,不过,必须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如果一旦发现餐后高血脂,除了按照上述的方式改变个人生活状态,同时还应该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通过药物与非药物的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防控餐后高血脂。
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血液净化疗法:
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肿瘤体制、慢性炎症、过敏体质等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血液净化后,达到身体内外环境平衡。
血液净化疗法是什么?
全国目前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脂,8000万人患有高血压,6000万人为冠心病患者,7000万人患有脑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疾病总死亡率的51%!在中国,每天有7000人、每12秒钟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血液净化是将采集的血液分离出血浆,再净化血浆后重新与细胞成分融合后回输到人体内,以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
血液净化的改善方式包括:血浆置换疗法(PE/PA/DFPP)、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等。
血液净化疗法的优势
◆预约制服务,严格体检后根据客户的身体情况和体检报告,以处方形式一对一设定过滤膜。
◆高精密度+高安全度
◆改善效果显著,副作用少。效果亲眼可见,从而更容易提高对生活习惯改善的积极性。
◆在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预防方面,成为了生活习惯指导和药物改善以外的新型改善手段。
◆作为针对糖尿病等引起的足坏疽・下肢截肢的早期对策效果显著。
◆目前,在日本能做这种净化的仪器有5台,其中只有3台对外开放,而与我们多睦健康独家合作的日本midtown医院就具有血液净化的资质。。
◆血液净化技术在日本已有30年的历史,而国内血液净化近两年刚刚引入市场测试,技术成熟水平远远低于日本。
血液净化疗法适宜人群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胆固醇偏高的人群
○有脑梗塞、心肌梗塞风险的情况
○血常规和血压虽正常,但却有动脉硬化性变化;
没有适合的药物改善,希望积极采取对策的
○接受过常规改善,但还是患有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的患者
推荐阅读:肝癌早期症状 肝癌5个常见早期的症状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zixun/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