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8-13 阅读:1,360心脏可谓是生命的核心“发动机”,也因此,心脏疾病广受重视与关注。同时,心脏也是一个十分容易“出故障”的器官。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粥样硬化病变引致的冠状动脉梗阻或狭窄。心肌缺血引致的左心室室壁瘤,心肌栓塞后心室间隔缺损和乳头肌缺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管壁粥样硬化病变引致血管腔狭窄,冠循环血流受阻,心肌血供不足,梗阻程度严重者可引致心肌梗塞。近40年来,缺血性心脏疾病,特别是因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心肌梗及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日趋上升,是当今心脏衰竭和心源性衰亡主要原因。
尽管溶栓药物、支架植入和心脏移植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前两种方法仅能改善心肌缺血,并不能有效干预疾病或改善预后,而心脏移植更是会出现移植排斥反应。
干细胞疗法为缺血性心脏病带新方向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细胞,能产生表现型和基因型与自己完全相同子细胞,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深入,干细胞移植在转基因干预、组织工程、病因病机等方面显示良好前景。
传统观念认为心肌细胞不可再生,心脏只能通过心肌细胞肥大、瘢痕组织取代等应对心脏损伤。随着干细胞深入研究发现,各类干细胞源外泌体可通过其内富集各类特异性蛋白及以microRNA为首各类遗传物质参与各类心血管疾病。愈多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可再生修复损伤心肌,改善心脏功能。
2011年,Williams AR等人发表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对8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给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发现第3个月时,患者心室重构改善,局部心肌收缩力增强,并持续至12个月。
就在2018年9月,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的一篇研究,综合分析了间充质干细胞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通过23例临床研究佐证间充质干细胞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整体结果不仅有效,而且安全,这系列研究涉及了1148例患者之多,为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脏病的临床探索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
目前,clinicaltrial.gov上登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有18项,共涉及超过1800名患者,较快已经进展到临床Ⅱ期,给诸多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带来巨大希望。
推荐阅读:日本干细胞:干细胞如何使你恢复年轻状态?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zixun/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