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体检:不同年龄段体检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8-14 阅读:1,13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们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良的生活习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也破环了自然环境导致环境的污染,种种原因使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为了预防以及及早的发现疾病,体检成为大部分人的不二选择。无论年轻还是年老,体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需要检查哪些项目?侧重点是什么?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有些人说不知道这么选那我全部检查一遍不就行了,可以是可以但是这样就有些不科学,或者说有些浪费了。一般来说,做体检之前都是需要预约的,预约体检的时间和需要做的项目套餐,这个时候就要人而异,区别对待了。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进行全面考虑。选择较适合自己的项目。
20岁以下人群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大部分认为我还这么年轻,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身体健康没必要体检,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其实不然,健康应该从青年就开始注意,特别是近些年,一些以前中老年才会有的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更应该让我们警醒预防部分年龄。再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突发的,动脉硬化植根于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可能在中老年。这个年龄段的人,体检除了关注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外,还要特别注意肝功能和血、尿常规及胸部X光检查。女性应该从25岁开始进行妇科疾病预防,应该每年进行乳腺检查一次,盆腔B超及宫颈涂片及HPV的检查。
30岁至40岁人群
30岁至40岁人群,体检应关注血压和血糖。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开始培养好的生活方式,不要熬夜,每天运动半个小时来控制体重防止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
40岁至50岁人群
40岁开始要多关注心脏,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其次每年做一次肝功能和肺部检查,如果经常大量饮酒、常抽烟,应增加检查的频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去专科改善观察,至少每年1-2次相关体检。
50岁至60岁人群
50岁以上应关注结肠和骨密度检查。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骨质疏松了。还应该关注肠息肉、慢性溃疡等肠道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此外,应定期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检测血压和血脂。男性前列腺、结肠癌检查每年一次。女性检查骨密度、结肠癌筛查每三年一次
60岁以上人群
60岁花甲之年,是颐养天年的老年生活的开始,这个年龄的老年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外,这个年龄段的人还应该注意耳底和眼底病变的预防。老年人多发的白内障、青光眼,如果在发病早期发现,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改善。
健康的身体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想要拥有一件健康的身体除了自律的生活习惯外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的较佳方法就是体检。每年给自己安排一次高质量的体检,是对自己负责的也是对家人负责。
推荐阅读:治未病之首选-干细胞改善亚健康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zixun/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