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研有明-胃癌这几个雷千万不踩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19-06-11 阅读:1,219随着我国居民寿命延长,癌症占疾病中数量比值也是之大,每年新发病例几乎占到新发病例的一半,死亡率更是远远高于日本、韩国。那么胃病会变成胃癌吗,胃癌要怎么预防?下面多睦健康(一站式海外高端医疗咨询服务机构)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详细信息。
误区一、胃病最常见,不要大惊小怪
胃病不打紧,是我们长辈经常持有的观点。因为过去经济比较落后,跟饮食习惯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很常见。比如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常吃咸菜、腌肉、剩饭,抽烟、喝酒,大桌餐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交叉感染等,这些对于胃的正常功能都是有损害的。在胃粘膜损伤后,会出现胃的饱胀、疼痛等不适。因为太过频繁,长辈误认为胃病是常见的一种身体不适,没什么关系,喝点热水,揉一揉对付对付就过去了。
而胃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且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诊断及改善的最佳时期。一旦出现体重下降、腹痛、恶心呕吐、厌食和消化性溃疡等症状时,又可能已经进展至晚期。因此,积极筛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尤其是伴随多种胃癌危险因素以及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早期行胃镜检查及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的症状,如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等,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症状出现的早期,疾病还是容易改善和控制的,及时诊疗最重要。
误区二、做胃镜太痛苦,不是必须的
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就是胃镜。而且临床上的胃镜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目前胃镜的平均时间已经缩短至3分钟-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此外,临床上也开展了麻醉下的无痛胃镜。而且,在做胃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恶变,还可以直接取活检检查送病理,明确病变的良恶性。
对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要分为两类: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直系亲属中有得此类肿瘤的人,或者已经检查到癌前病变的人。对高危人群来讲,我们倡导从45岁开始,你就要进行做胃镜和肠镜,建议每三年到五年,要做一次胃镜和肠镜,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现你的早期病变。此外,高危人群一定要尽量去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普通人群而言,50岁以后,也要对消化道肿瘤进行常规筛查,胃镜和肠镜是最直接的一个检查的方式,每三到五年做一次,就基本能够发现早期的消化道肿瘤。
误区三、得了胃癌,束手无策
我国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八成,应该在95%以上。即便是进展期的胃癌,目前临床上的五年生存率也超过了五成。北大肿瘤医院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70%多。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特别是规范化的培训,使胃癌根治术大幅度提升,我国的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了20%,受到了国际上的表扬。我国胃癌的改善水平已经与韩国、日本也开始慢慢接近了。
误区四、胃切除后,高枕无忧
早期的胃癌患者术后的确是这样子的,做完手术就可以了。对于进展期的患者而言,还要接受术后的改善。肿瘤的改善效果用五年生存率来衡量。不是说患者只能活五年,而是基本上,如果五年之内不复发,五年之后就不会再复发,就是治愈了,新生了。五年之内,患者一定要坚持随访检查。如果能够跟上随访的步伐,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改善,实现一个全程的管理、康复和改善。
误区五、化疗加速死亡,保命要靠偏方
所谓偏方,就是个体的经验。现代医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证据医学,通过群体的研究,得出一个概率来。用偏方的医生可能治了一辈子,只有五六个治好的,其他都治没了。治没了他不说,就说这一个治好的。而现代医学最重要的进步是,治好治坏都要拿出来分享,要统计改善中的概率是多少。因此,现代医学的手术、放化疗、免疫改善、靶向改善等,都是通过循证医学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改善速度快、效果好、支付得起,是降低疾病负担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误区六、隐瞒病情、避免打击
得了肿瘤以后,要根据每位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如实进行沟通。在沟通中可以采取一定技巧,逐步告知,不能“吓到”患者。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康复、心理科医生多沟通,整体配合。但是我们不能隐瞒患者,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得什么病、处于什么环境时,很难完全配合改善,更不可能建立起与癌症抗争的信心,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康复。
推荐阅读:福岛医大从感染恢复者血液中采取抗体,用于医药品的开发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az/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