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干细胞-日本干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1-05-21 阅读:1,184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多由创伤造成,可造成的神经损伤,表现为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后脊髓内神经元很难再生,目前尚未研究出效果显著的临床方案。
干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修复方法,在很多疾病领域都有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将85个干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究临床方案的可行性。
1.干细胞来源的探究
用于相关研究的干细胞种类有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极快,具有较高的多向分化率,易于分离和保存的特点而受到关注,且无伦理争议,多用于脊髓损伤的研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脐带的华通胶,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原始细胞,在多种间充质干细胞中脱颖而出,无创伤收集、各种特征均为,是修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019年,我国3个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干细胞脊髓损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均使用的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2.干细胞疗法修复的机制探究
脊髓损伤部位功能细胞的缺失是病症的根本原因,因此识别控制神经再生的细胞机制是促进损伤后脊髓修复的基础。干细胞疗法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结果,总结了干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的4个可能机制:
①分化再生: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替代已损伤的神经元,调节神经元内信号通路;
②旁分泌:分泌各种营养物质,调节脊髓损伤微环境,促进内源干细胞的增殖;
③通路修复: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辅助神经轴突的再生、突触重塑,促进髓内通路的再生。
④免疫调节:分泌因子,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控制神经炎症,调节神经网络。
3.临床试验探究
截至目前,的科研人员已开展了多项干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早期多用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研究;近几年,相关研究热点转移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中。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陈旧颈段及胸段脊髓损伤。4名脊髓损伤患者(T2-T12,ASIA-A,损伤后12~24个月),脊髓内注射干细胞。结果显示,患者耐受良好,移植18~27个月后均无不良反应,且运动、感觉以及电生理学结果显示2名患者有1~2个神经节段的改变。
GEFFNER等对8例受试者患者进行干细胞疗法,有一定程度的改善;DAI等在一项随机研究中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干细胞疗法,采用AIS分级、ASIA评分、残余尿量、神经生理检查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随访6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综上,干细胞疗法修复脊髓损伤具有可行性。脊髓损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干细胞疗法将化繁为简,真正实现患者的神经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
本文链接地址:http://domo-kenkou.com/gxbzs/gjy/7254.html